(《安徽日报》2020年5月20日12版)
“照单监督”防返贫
■ 本报记者 孙海涛 本报通讯员 周香
日前,在天长市渔民上岸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湖边小区,搬迁户李玉良带着儿女正在地里锄草施肥。“去年,我家离开渔船上了岸,不仅住上了新房、拿到渔民上岸项目扶持金,还就近在安置小区边上的芡实加工扶贫车间找到了工作,日子越过越滋润。”在开展渔民上岸扶贫搬迁后续配套工程监督工作时,面对该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的询问,李玉良笑着说。
连日来,天长市180多名各级纪检监察干部深入15个镇、174个村(社区),走进212个扶贫车间及田间地头等,围绕困难群众就业及有关扶贫政策落实情况,开展“清单式”监督检查,防止群众因病、因灾、因残返贫,全力护航脱贫攻坚。“脱贫摘帽后,责任不能减,劲头不能松,要结合全市脱贫攻坚阶段性特点,补齐短板弱项,深化专项治理工作,巩固脱贫成果。”天长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说。
“虽然我市不是贫困县,但因病、因灾、因残返贫的困难群众也不少,我们要结合脱贫攻坚工作新情况,聚焦群众关注度高、多发频发、弱项短板等5个大类30个问题,分别列出详细清单,明确整改责任和任务,提出整改时限。”该市扶贫工作监督检查组刘玉峰补充说。
据了解,对照脱贫“清单”,天长市纪委监委分类分级,建立片区协作联动机制,成立扶贫政策落实监督组,推动各项扶贫政策落地落深落细。该市还出台“重点事项挂牌监督实施办法”,聚焦重点扶贫工作和重点项目,挂牌监督,运用“智慧纪检”科技平台,对扶贫政策落实、项目实施、资金发放等情况,开展线上比对和实地监督检查。
“实行扶贫领域监督清单化制度,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,凝聚了监督合力,更实现了精准监督、有效监督。”刘玉峰说。